釺焊 – 高精密與異材接合的最佳選擇

釺料膏塗佈不鏽鋼接縫 Brazing paste applied to stainless join


在工業製程中,金屬接合的方式不外乎是焊接、釺焊與黏著。但你知道嗎?當我們需要焊接兩種不同金屬材料,或希望在不損害母材性質的情況下完成接合,傳統熔焊法往往力有未逮,這時就輪到「釺焊」登場了。釺焊是一種靠熔融填料進行金屬接合的方法,其溫度低於母材熔點,卻能達到強度高、氣密性佳的焊接效果。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釺焊的原理、分類、與在航太、電子、真空設備等領域的關鍵應用。

釺焊的基本原理與一般焊接的差異在哪?

釺焊是利用熔點高於450°C、但低於母材熔點的填料(釺料)熔化後滲入母材間隙,靠毛細作用實現接合的一種方法。與傳統的熔焊不同,釺焊過程中母材本身不會熔化,這讓它非常適合用在薄板或精密元件的焊接,避免熱變形與材料性能劣化。

項目熔焊(一般焊接)釺焊
熔化部位填料與母材皆熔化僅填料熔化,母材不熔化
加熱溫度高(通常超過母材熔點)中等(高於450°C)
熱變形風險
適用範圍同材接合、大結構異材、精密、小間隙結合
焊道寬度極細緻、具毛細滲透性
接合強度依母材與填料情況而異可達母材80%以上

此外,由於釺焊不會破壞母材的原始結構,因此也能應用在熱處理後的高強度材料上,是許多高階應用的首選接合方式。

那麼釺焊到底是怎麼「焊」上去的?

傳統的熔焊技術,如電弧焊、TIG焊、MIG焊等,通常是透過焊機將焊條或焊絲通電加熱,利用電弧產生的高溫直接熔化焊條與母材表面,使其融合在一起。這種方法有個特點是:「焊接點就是熱源中心」,接合強度高,但熱影響區大,容易造成母材變形、性質劣化或殘留內應力。

釺焊的焊接方式則完全不同。它依賴外部加熱(例如火焰、電感加熱、紅外線或真空爐等)將釺料加熱至其熔點,接著讓其靠毛細作用流入兩個母材的接合間隙中。這中間的幾個關鍵步驟如下:

  1. 預先設計好接合間隙:釺焊的縫隙設計非常重要,通常控制在0.03~0.2 mm之間,過大會流動性不足,過小會影響釺料滲透。
  2. 組裝母材與釺料:可採用預放釺片、釺膏、釺絲,甚至塗刷釺料。
  3. 使用加熱設備升溫:依所選技術使用火焰、感應圈、爐子等將整體升溫至釺料熔化溫度。
  4. 毛細作用自動吸入縫隙:熔化後的釺料會自動「吸」入接縫,形成完整焊道。
  5. 冷卻與檢測:釺料冷卻凝固後即完成接合,視需求進行清洗與氣密、強度檢測。

不像傳統焊接需要「焊條+電源+電弧」,釺焊更像是將熔化的膠水灌進接縫中,再等它冷卻黏合。這種焊接方式對操作人員要求相對低,但對間隙控制、清潔度、釺料選擇與氣氛條件要求極高。

也因此在一些重要產品(例如真空腔體、雷達元件、醫療手術工具)上,釺焊更能保證一致性與可靠性。

硬釺焊與軟釺焊:溫度與性能的分水嶺

在中文術語裡,「釺焊」常被細分為硬釺焊(Hard Brazing)與軟釺焊(Soft Soldering/Soft Brazing)。兩者皆屬「以填料金屬熔化滲入接縫」的接合方法,但關鍵差異在於填料熔點接合後性能

比較項目硬釺焊(硬焊)軟釺焊(軟焊)
填料熔點> 450 °C< 450 °C
常用填料銀基 Ag-Cu-Zn、鎳基 Ni-Cr-Si-B、銅基 Cu-P錫鉛 Sn-Pb、無鉛 Sn-Ag-Cu、Sn-Bi、Sn-Zn
助焊劑氟硼酸鹽、鹵化鹽或真空/惰性氣氛樹脂 (R)、活性松香 (RA/RMA)、水溶性有機酸 (OA)
工件受熱中高溫,母材不熔化但熱影響區較軟焊大低溫,熱影響區最小
接合強度200 – 600 MPa ≈ 母材 60-90 %20 – 50 MPa ≈ 母材 10-20 %
氣密/耐壓佳,可用於真空與高壓元件適中,多用於電子與低壓密封
典型應用空調與冷凝器銅管、不鏽鋼熱交換器、航太高溫合金、硬質金屬刀具PCB 零件焊錫、電子元件封裝、屋頂板金、水管接頭

釺焊的主要分類與常用釺料有哪些?

釺焊依據氣氛環境、熱源形式與工藝條件,可以細分為以下幾類:

銀釺焊 (Silver Brazing)

常見的釺料為銀-銅、銀-鋅合金,工作溫度通常介於600~800°C,適用於銅、不鏽鋼、小五金或水管接合等,因為流動性佳且濕潤性強,廣泛用於空調與管路製造。

鎳釺焊 (Nickel Brazing)

熔點較高(通常在950~1100°C),耐蝕性與高溫強度佳,常用於不鏽鋼、高溫合金,廣泛應用於航太零件與熱交換器。

銅釺焊 (Copper Brazing)

使用純銅作為釺料,熔點約1083°C,適用於高導熱銅件的接合,常見於變壓器、電動車馬達等導電部件。

爐釺焊 (Furnace Brazing)

將組裝好的工件送入爐中加熱,適合大批量生產,自動化程度高,常見於汽車散熱器、壓縮機核心部件。

火焰釺焊、感應釺焊、紅外線釺焊

這些是根據加熱方式分類的釺焊技術,火焰使用氧乙炔、感應加熱透過高頻電磁場,紅外線則透過熱輻射,視工件大小、形狀與材料選擇最合適方式。

真空硬焊其實就是「釺焊」的一種特殊形式

核心原理相同 :
「釺焊」的定義是:使用熔點高於 450 °C、低於母材熔點的填料金屬(釺料),靠毛細作用滲入接縫並在冷卻後形成接合。
「真空硬焊」等於在高真空爐環境中進行的硬釺焊。因此它完全屬於釺焊範疇,只是把加熱/保護氣氛從火焰、感應或惰性氣體爐,改成真空爐。

為什麼要用真空 :

  1. 無需助焊劑:真空 < 10-³ torr 便可抑制氧化,釺料與母材表面保持潔淨,省去助焊劑殘渣清洗。
  2. 氣密性極優:真空退火同時帶走夾雜氣體,焊縫可達 10-9 Pa·m³/s 級漏率。
  3. 均勻加熱:整件工件隨爐升溫,熱應力與變形小。
  4. 可處理高溫合金:鎳基、鈷基超合金或硬質合金刀具,須在 > 1000 °C 釺焊並立即固溶/時效處理,真空爐能一次完成。

釺焊雖不像一般熔焊那樣為人所熟知,但其在精密工業、複合材料與異材接合中的關鍵地位早已不可取代。選擇正確的釺焊類型與釺料,能大幅提升產品氣密性、機械強度與穩定性。隨著5G通訊、電動車、航太與高功率電子的快速發展,釺焊的重要性只會更加突顯,成為工程師必備的接合技術之一。如果你從事設計、加工或製程工程,釺焊絕對值得深入了解與學習。


想了解有關真空硬焊、硬焊材料相關的知識嗎?
延伸閱讀:《真空硬焊是什麼?5 分鐘了解無焊劑高可靠接合的核心技術》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