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財務報表簡單來說是一種評分表,對於公司等營業單位的評分表,用來判斷有沒有賺錢。但要說它是一種語言也沒問題,一種複雜的商業語言,用來與大眾或政府溝通,那要形容它是複雜的商業語言也是因為裡頭充斥了很多文字遊戲,經常讓一般人無法輕易讀懂。
而會看財務報表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尤其是當你有投資習慣時,一份好的財務報表間接表示了這間公司長期或近期的營運狀況。如果你想找一間具有潛力的公司來投資,那就要好好看懂財報了。
我們先捨棄複雜與艱深的財務背景,本篇文章將從個人財務與生活的角度作切入來讓各位讀者能夠看懂財務報表其中的秘密。
報表概要
財務報表有三種報表組成 : 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三者要彼此參照來閱讀,才能看出營運的真實狀況,任單一報表都能夠輕易造假甚至規避重點。
損益表的是指一間公司在該期間內賺多少又虧多少,就是收入-支出,是指帳面上的盈虧狀況。以個人來說就是你一個月的賺到的錢減到所有支出後的錢,這支出包含了所有食衣住行育樂及固定的開支,例如保險費、繳貸款、稅金等等。
資產負債表主要是來說明一家公司有多少資產,向外又欠了多少債務。以公司來說資產=負債+股東權益。而以個人來說就是銀行存款、房產、股票總額等等與貸款、跟別人借錢等等的狀況。
現金流量表是用來記錄任何現金活動的報表,任何流入公司的錢就是「+」值,任何流出公司的錢就是「-」值。以個人簡明來說,薪水收入就是現金流入,投資買股票就是現金流出等等。記得喔! 就是純現金活動而已。
損益表 | 資產負債表 | 現金流量表 |
---|---|---|
營業收入 | 資產總額 | 營運活動現金流入 |
營業成本 | 現金與約當現金 | 投資活動現金流出 |
營業毛利 | 應收帳款 | 融資活動現金流入 |
營業費用 | 存貨 | 現金淨流量 |
營業利益 | 預付費用 | |
其他收入/支出 | 其他流動資產 | |
稅前息前盈餘 (EBIT) | 機械及廠房設備 | |
利息收入/支出 | 土地 | |
所得稅 | 商譽 | |
稅後淨利 (NI) | 無形資產 | |
每股盈餘 (EPS) | 負債總額 | |
應付帳款 | ||
一年到期之長期負債 | ||
長期負債 | ||
其他長期負債 | ||
股東權益 | ||
普通股股本 | ||
保留盈餘 | ||
資本公積 |
想了解有關全球經濟指標、景氣變化、利率變化的知識嗎?
延伸閱讀:《經濟指標很簡單 一起閱讀世界動向》
損益表
- 營業收入:公司從銷售產品或服務中獲得的總收入。
- 營業成本: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所花費的直接成本,例如原材料和勞工費用。
- 營業毛利: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後的利潤,代表公司在扣除直接成本後賺取的利潤。
- 營業費用:經營業務過程中產生的費用,包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
- 營業利益:營業毛利減去營業費用後的利潤,反映公司核心業務的盈利能力。
- 其他收入/支出:與主要業務無關的收入或支出,例如投資收益、利息收入等。
- 稅前息前盈餘 (EBIT):營業利益加上其他收入減去其他支出,反映公司在扣除利息和稅前的盈利能力。
- 利息收入/支出:公司從貸款中支付的利息或從存款中獲得的利息。
- 所得稅:公司應支付的稅款。
- 稅後淨利 (NI):稅前息前盈餘減去所得稅後的最終利潤。
- 每股盈餘 (EPS):稅後淨利除以公司總股數,反映每股股票的盈利能力。
首先,營業收入可以看作是你每月的薪水收入,這是你從工作中獲得的總收入。想像一下,每月初,你收到了一筆薪水,這筆錢就是你這個月的營業收入。
接下來是營業成本,這相當於你為了工作所支付的直接成本,比如交通費、餐費等。假設你每月花費了一部分錢在通勤和午餐上,這些支出就是你的營業成本。扣除這些費用後,剩下的錢就可以看作是營業毛利,即薪水收入減去工作成本後剩下的部分。
但這還不是最終的自由支配金額,我們還得考慮營業費用。這些費用包括你的生活開支,例如房租、水電費、食品費等等。把這些日常開銷從營業毛利中扣除後,剩下的錢就相當於營業利益,也就是你每月扣除所有”必要開銷”後的餘額,這部分錢才是真正能夠用來儲蓄或娛樂的。
此外,你還可能有一些其他收入或支出,例如投資收益或支付的貸款利息。這部分額外的收入和支出會影響你的總收入狀況。將這些額外的項目考慮進去後,你會得到稅前息前盈餘 (EBIT),這相當於你在扣除所有費用和額外支出之前的總收入。
然而,生活中還有一項不可避免的支出,那就是所得稅。這相當於你每月必須支付的稅款。將稅款從EBIT中扣除後,剩下的部分就是稅後淨利 (NI),這是真正屬於你的錢,可以自由支配和使用。
最後,還有一個有趣的項目是每股盈餘 (EPS)。如果你有兄弟姐妹,想像這些稅後淨利需要分給每個人,那麼每人能夠分到的金額就是每股盈餘。這樣一來,你就能直觀地理解公司每股股票的盈利能力。
資產負債表
- 資產總額:公司擁有的所有資產的總價值。
- 現金與約當現金:公司手頭上的現金和可以快速轉換成現金的資產。
- 應收帳款:公司已經銷售但尚未收到款項的金額。
- 存貨:公司擁有的待售商品或原材料的價值。
- 預付費用:公司提前支付但尚未使用的費用,例如保險費或租金。
- 其他流動資產:短期內可以轉換成現金的其他資產。
- 機械及廠房設備:公司用來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的機械設備和廠房建築。
- 土地:公司擁有的土地資產。
- 商譽:公司在收購其他公司時支付的超出其淨資產價值的部分。
- 無形資產:公司擁有但無形的資產,例如專利、商標等。
- 負債總額:公司所有的債務總額。
- 應付帳款:公司已經收到商品或服務但尚未支付的款項。
- 一年到期之長期負債: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債務。
- 長期負債:超過一年後到期的債務。
- 其他長期負債:其他超過一年後到期的負債。
- 股東權益:股東在公司的淨資產。
- 普通股股本:公司發行的普通股所籌集的資本。
- 保留盈餘:公司累積的未分配的利潤。
- 資本公積:公司資本溢價和其他資本來源的累積。
想像一下,你是一位有計劃、有理財頭腦的人。你決定在每月結束時,盤點一下自己的財務狀況,這就像是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首先,我們要看看你的資產總額,這就是你擁有的所有財富。你的資產總額包含了手中的現金、銀行存款、房產、車輛,甚至是一些值錢的收藏品。
你的現金與約當現金,就像你錢包裡的現金和隨時可以提取的銀行存款。這些錢是你可以立即使用的,非常靈活,像是你隨時可以用來購物或應急的資金。
然後是應收帳款,這相當於你借給朋友的錢,朋友承諾會還你,但目前還沒有收到的部分。雖然這些錢還不在你手中,但你知道它們會來,這部分資產是你未來的收入來源。
再來,我們看存貨,這就像你家裡的日常用品和食物儲備。這些東西是你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的,而且在必要時還可以變賣換取現金。你的食品儲備、洗衣液、甚至是那些囤積的衛生紙,都可以算在內。
預付費用呢,這就像你已經支付但尚未使用的健身房會員費或保險費。想像你已經付了全年健身房的會員費,但實際上還沒去幾次,這些錢雖然已經花出去了,但你還沒享受到相應的服務。
看看你那些用來工作的工具,這些就是機械及廠房設備。你的筆記本電腦、手機,甚至是你那台多功能打印機,都是幫助你賺取收入的重要工具,這些固定資產在你的財務狀況中也佔據了一席之地。
再來,想像一下你擁有的一塊地皮或房產,這就是你的土地。這些長期投資雖然不會帶來即時的現金流,但它們是你的重要資產,可以在未來增值。
至於商譽和無形資產,這些可能相對較為抽象,難以具體比喻到個人財務中,但你可以想像成你的個人在市場中的聲譽或品牌價值。這些是你在社會中建立的信譽和關係網,它們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在你的人生中卻至關重要。
接下來是負債總額,這是你欠的所有債務總和,包括信用卡欠款、房貸、車貸等等。這些是你需要償還的錢,是你的財務壓力來源。
應付帳款,就像是你已經使用的水電費、手機費,但尚未支付的部分。這些是你需要盡快償還的短期負債,是你每月必須面對的小額開支。
再看看那些一年內需要償還的貸款,這些是一年到期之長期負債。想像你的房貸或車貸有一部分是今年必須償還的,這些即將到期的負債是你需要特別留意的。
而那些超過一年後才需要償還的貸款,就是長期負債。例如,你剛剛申請的學貸,還款期限可能是好幾年之後,這些長期負債是你未來的財務責任。
最後是股東權益,這代表你的淨資產。這是你擁有的資產減去所有負債後剩下的部分,這是真正屬於你的財富。
普通股股本,可以看作是你從投資中獲得的資本,比如你購買股票的投入。這部分資本是你在市場中的投資,期望能帶來未來的回報。
保留盈餘,則是你每月收入扣除各種支出後剩下來的錢,這是你存下來準備應急或未來使用的錢,是你財務健康的重要標誌。
至於資本公積,可能較難比喻,但你可以想像成是你的額外儲蓄或額外收入的累積,這些是你在生活中積累的額外財富。
現金流量表
- 營運活動現金流入:來自公司日常營運活動的現金收入,包括銷售產品或服務獲得的現金、收到的應收帳款等。這部分現金流入反映了公司核心業務的現金創造能力。
- 投資活動現金流出:公司在投資活動中支付的現金,包括購買固定資產(如機械設備、土地建築)、購買股票或其他投資工具的支出。這部分現金流出顯示了公司在長期資產和投資上的支出情況。
- 融資活動現金流入:公司通過融資活動獲得的現金,包括發行股票、借款或債券籌資等。這部分現金流入表明公司通過外部資金來源來支持其營運和投資需求。
- 現金淨流量:公司在一段期間內現金流入減去現金流出後剩下的現金量。這部分數字顯示了公司現金狀況的淨變動,是衡量公司財務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如果現金淨流量為正,表示公司有多餘現金;如果為負,則表示公司支出超過收入。
好,現在你是一位喜愛理財的個人,經常記錄每月的現金流動情況。首先,我們來看看營運活動現金流入,這部分就像你每月的工資收入、兼職收入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收入。想像一下,每月初,你收到的工資、你兼職掙得的錢,甚至你從朋友那裡借來的錢,都可以算作是營運活動的現金流入。
接下來是投資活動現金流出,這就像你每月的投資支出。例如,你可能購買了股票、基金,或者買了一些長期使用的設備,比如新電腦、手機等。這些花費雖然不是日常支出,但它們是為了將來的回報而做的投資。
融資活動現金流入則相當於你從銀行貸款或親朋好友那裡借來的錢。假設你想買房子,但手頭現金不足,於是你向銀行申請了一筆貸款,這筆錢就是融資活動的現金流入。
最後,我們來看看現金淨流量,這是你每月所有現金流入減去所有現金流出後剩下的現金量。如果這個數字是正的,說明你這個月的現金流是健康的,你有多餘的現金可以儲蓄;如果是負的,說明你的支出超過了收入,需要警惕自己的財務狀況。
想了解有關財務規劃與觀念、制定財務目標的知識嗎?
延伸閱讀:《年輕人的理財哲學-投資不只為了增加收入,也為了提升你自己》
案例分析
當我們走進兩家看似相似的商店,誰能想到它們背後的財務狀況可能天壤之別呢?今天,我們來揭開甲店和乙店的財務報表,看看誰的營運狀況真的比較好。最終會讓你明白,評估一家企業的健康狀況需要三大財務報表的全面分析。
初探損益表:誰賺得更多?
首先,我們來看看損益表。這是一張記錄了企業收入與支出的報表,就像是一家商店的成績單。
項目 | 甲店 (NT$) | 乙店 (NT$) |
---|---|---|
營業收入 | 3000000 | 2500000 |
營業成本 | 2000000 | 1800000 |
營業利潤 | 1000000 | 700000 |
稅前淨利 | 800000 | 500000 |
稅後淨利 | 640000 | 400000 |
甲店的營業收入達到了 NT$3,000,000,而乙店只有 NT$2,500,000。看起來甲店賺得更多,對吧?甲店的稅後淨利也高達 NT$640,000,遠超過乙店的 NT$400,000。這似乎在告訴我們甲店的營運狀況更好。但等等,真的是這樣嗎?
深入資產負債表:財務健康誰更優?
接著,我們翻開資產負債表,這張表就像是企業的體檢報告,揭示了它們的財務健康狀況。
項目 | 甲店 (NT$) | 乙店 (NT$) |
---|---|---|
資產總額 | 5000000 | 4000000 |
負債總額 | 1000000 | 2000000 |
股東權益 | 4000000 | 2000000 |
甲店擁有 NT$5,000,000 的資產,負債僅有 NT$1,000,000,而乙店的資產為 NT$4,000,000,負債卻達 NT$2,000,000。從數據上看,甲店的財務狀況似乎更加穩健,股東權益也高出乙店一倍。這是不是讓我們更加確信甲店更好呢?但是,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
揭開現金流量表:現金才是王道
現在,我們來到最具爆點的現金流量表。這張表告訴我們企業的現金流動情況,簡單來說,企業手頭上到底有多少現金可以用。
項目 | 甲店 (NT$) | 乙店 (NT$) |
---|---|---|
營運活動現金流入 | 100000 | 400000 |
投資活動現金流出 | -500000 | -200000 |
融資活動現金流入 | 200000 | 100000 |
現金淨流量 | -200000 | 300000 |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大吃一驚。甲店的現金淨流量竟然是負的,達到 -NT$200,000!而乙店則有正的現金淨流量,達到 NT$300,000。這意味著什麼呢?原來,儘管甲店的收入和利潤看起來很高,但它實際上沒有足夠的現金來應付日常運營和投資需求。反觀乙店,雖然利潤不如甲店,但它的現金流管理非常穩健,確保了充足的現金可以應對未來的需要。
結論:財務報表三者缺一不可
僅憑損益表或資產負債表,我們無法全面了解一家企業的財務健康狀況。現金流量表揭示了企業的現金流管理能力,是評估企業短期生存能力的重要指標。
在這個案例中,甲店最終因為現金流短缺而面臨困境,甚至可能”倒閉”,而乙店則因為穩健的現金流管理而得以持續經營。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綜合考慮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
財務報表三者的結合,不僅能讓我們看到企業的盈利能力,還能了解其財務穩定性和現金流動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掌握企業的健康狀況,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希望這個案例分析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財務報表的重要性,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靈活運用這些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