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有沒有聽過賽局理論?聽起來好像是很深奧的哲學或科學問題是吧?但事實上賽局理論所講述的內容是我們的生活中十分常遭遇的情境,如果能夠將我們遇到的這些情境有效理解,我們就能夠提前應付很多種情況。其中一個經典的故事囚徒困境,想必大家不陌生,就是兩個嫌犯被分開偵訊,只要兩位都認罪,兩位只要被判罰坐牢一年,但若雙方都不認罪,那雙方都會被判5年,而如果僅有一方認罪一方不認,那認罪的那方會被釋放,另一方會被判10年。而這經典的故事就是出自於賽局理論。
那賽局理論究竟是在說甚麼呢? 這個理論主要是用來研究具有鬥爭或敵對性質現象。所以我們可以好好了解一下這個理論的思考模式,用賽局思考來取得致勝的人生思維。
目錄
以下來認識幾個最經典的賽局種類:
百元美鈔競標賽局
在一場競標遊戲中,一群人要競標一百美元,規則如下:
1.起標從1美元開始
2.出價最高的得標
3.出價第二高的依然必須支付他喊的競價
在這個遊戲機制下,由於沒人想當第二高要付錢的人,競標會一直往上抬(除非第一個人喊1美元後就沒人有興致喊價了)。正常來說,競標金額會停在99美元,因為出價100美元就沒有任何意義了,99美元至少還可以賺1元。但在這情況下,假設第二高票的人喊到98美元呢? 他一定會往上繼續喊,因為她不願賠償98美元,所以會繼續拚當最高出價者,最後只要賠償小於98元都比現在賠98元好。但若再度達到197元時,他就可能將超過98元的賠償金,所以正常的投資者到這就停了,最終懲罰將是賠償97元或是197元,而另一人則是賠償196元或是98元,任一人再多一步你手上的報酬都將賠償大於98元。當然也有可能被無限哄抬喊價。
這就是百元美鈔競標賽局的模型,這個模型提出了商業上常見的削價競爭,藉由無線削價來搶佔市場,而模型中的賠償197元就是指削價的底線了。
囚徒困境
巴菲特最經典的事跡之一就是在國會針對競選經費改革中提出,若改革法案沒通過的話,他將捐出10億元給民主與共和兩黨中贊成票數最多的黨做政治獻金。此作法迫使兩黨為了10億元投出高票數,最後通過了法案,而此法案的內容大致是指競選經費中,禁止任何個人以外形式的捐款,包含 公司、公會、政治獻金,而個人捐款本來就有限額。
因此法案通過,巴菲特也不用支付任何一毛錢還能達到他希望的結果。
獵鹿賽局
兩名獵人一同去打獵,有兩種生物可以被獵取,分別是鹿與野兔。鹿需要兩個人合作才能獲取,野兔一個人就可以獵取,但獵鹿的受益是可以各吃5天,而野兔是僅能吃2天。
因此會有三種情境,兩個人各獵各的去獵兔,或是兩人合作獵鹿,也會發生說好要一起去獵鹿,結果一個背叛對方跑去獵兔,因為想先自保今天的糧食。
這個賽局剛好跟囚徒困境相仿,但出發不太一樣。獵鹿賽局更能表達合作的好處。
膽小鬼賽局
歷史上最知名的膽小鬼賽局,就是古巴飛彈危機。
冷戰時期,蘇聯於古巴部屬了彈道飛彈來對付美國的飛彈威脅,當下的情勢屬於大戰一觸即發的階段。而美國採取了漸進式作法持續試探蘇聯底線,相當於兩位不怕死的互相往對方開車相衝,看誰先轉彎認輸。
最後雙方談判協商,兩方讓步並撤除導彈做收尾。
最後通牒賽局
今天你遇到了一位陌生人,而我將會給你100美元,並告訴你一定要把那100美元分一些給那位陌生人,分多少你決定。而如果對方接受,那麼錢就是你們的,但如果他拒絕,我就要拿回那100美元。你只有一次機會,並提醒你,以後你們不會再見面了。
通常我們會怎麼處理這情境,一般人都會深怕失去這機會因此會講求公平性,可能分將近50%甚至是50%給對方以確保對方接受,但就算你分1塊給對方,對方也是賺的,畢竟擁有決定權的是你,他不拿也白不拿。
不過現實中充斥著各種原因,如對方的自尊心,或是他純粹想看好戲誰都別想拿。也可能遇到比你狠的,若你不分我99元,我們就都別想拿的敲詐狀況。
了解了上述四個經典賽局的模型,各位有沒有發現共通點呢?
如果不停的有惡性競爭的做法,結果都不是最好的,但只要能合作都能解出最佳結果,因此制定「有效合作」的方法是所有競爭關係中最重要的原則。
而所謂的合作根本上就是創造信任,讓對方信任你並願意合作。
那如何提高信任度呢?
在一般商業上,可以訂定強制性合約、拉入第三方保證人、商業聯合宣示等,藉由把背叛的成本抬高以利合作意願的發生。
想了解有關職場應對、溝通技巧、談判思維的知識嗎?
延伸閱讀:《想當吵架王?談判原則與心態》
不過賽局理論當然沒有這麼簡單,以上都是以理性角度來看所得出的最佳結果應是如何。
我們接下來了解一下,賽局機制的三個重要概念!
單一或連續賽局
若考量「單一賽局」或是「連續賽局」,狀況就不一樣了。
以最後通牒賽局舉例,若是以連續賽局來考量,那你就不會為了保險起見而分一半給對方了。你恐怕會直接拉低價格,若對方不從也不會因此抬高,你會磨到對方知道他損失了幾次的機會。
零和或非零和賽局
所謂的零和賽局就是指,賽局的獎勵總和不變,導致賽局參與者必須透過絕對競爭來瓜分獎勵。 而非零和賽局則是指,在賽局裡沒有指定的獎勵大小,參與者能夠透過合作關係加入更多獎勵與籌碼,反之也可能導致賽局獎勵損失。
「你坐馬自達怪不得塞車」,這句話是梁家輝在電影「黑金」中的金典台詞。
如果對這幕場景很熟的朋友們應該知道梁家輝在劇中怎麼談判工程標案的。原本僅有一塊大餅,他為了搶下這期標案,把後面的標案拿進來一起談,說後面的標案他不分了,把這次讓給他就行。這就是把零和賽局導入成非零和賽局的做法。
雖然他最後是靠破壞遊戲規則來達成目地,不過這反而是一種現實狀況。
動態或靜態賽局
猜拳就是標準的靜態賽局,你必須在不知道對方動作結果的情況下做出反應。
反之動態賽局就是有先後順序,依據對方的動作做出選擇,棋類運動就屬於動態賽局。
當我們處在一個賽局中,可以先區分正處在甚麼樣的賽局機制裡,考量單一或連續,該先拿走利益,還是放線吊大魚;
如何把餅畫大來提高對方合作意願; 並透過制定策略來增加勝率。
也許你覺得你不是商業人士,很難理解這些原理和做法,但事實上你經常遇到。詐騙集團就是一群將賽局理論運用透徹的團體!
例如股票詐騙群組就製造了獵鹿賽局的假象,起初的你一定不願意投錢,但他會讓你進來群組,供你照著”大師”獵兔賺到小錢,從而慢慢蠱惑你要投錢進來和大師一起獵鹿賺大錢。再運用最後通牒賽局裡的心態,製造一種讓你覺得投太少會沒用的感受,「這檔只有這次機會喔,股東準備要炒囉」,而被騙的人就像該賽局常人一樣,拿出將近一半的籌碼,因為害怕失去獵鹿的機會!最後才發現這是詐騙集團設計的大型「單一賽局」。
理解賽局理論,更多是希望各位能理解並拆解別人所設置的賽局,避免自己被他人設計或落入圈套之中。有時候跳脫框架打破賽局原則,當個瘋子,反而是致勝的方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