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M製造可行性評估

開模評估

相信身於工程業界的朋友們對於DFM可行性評估報告應當不陌生吧。
可行性評估報告通常是在產品領域才常提到,例如電子產品、塑膠射出、零組件製造廠等
基本上就是一個評估該提案製造可否達成的報告,內容包含到設計檢討、製程難點、產品需求釐清等等。
而一個專業的可行性評估報告應該要具備什麼內容呢?

小編這邊就塑膠模具業的經驗來分享給大家,內容概括有 :

一、簡介(Info)

1. 產品圖面2D、3D、圖號展示 代表此報告的評估範圍,包含明示規格。 主要是告訴客戶檢討的依據是依此圖進行的。
2. 製造過程概述 若產品會有前後製程,可以做個簡單的流程圖表達。 一般用來表達關鍵步驟、生產設備及所用技術。

二、開模評估

1. 模具型式
包含模具型式採用,兩板模/三板模、是否使用熱澆道、開模穴數、模架材質、模仁材質、進澆方式、預估模次壽命、頂出形式。 可以用個表格來表達即可。
2.產品評估
包含顯示成品重量、分模線位置、進澆位置以及簡易的分模Layout。 更細可以提出模流分析,但通常DFM是做初步評估用的,模流分析比較繁瑣,若時間允許或客戶要求再提出就好。

三、設計檢討

設計檢討的部分就比較多樣化了,主要就是為了反應問題。反應的問題包含設計、檢驗規範合理性等。
1.開模檢討
提出適宜開模的產品結構改造,如標示需拔模位置、需倒角位置、成品倒勾或任何造成無法開模的構造皆須提出,而若成品材料選用有問題也可以提出。 此部分以上都需要提出修改建議。
2.規格檢討
尺寸過嚴、公差設計有問題、該吋法無法量測或任何尺寸規範無法達成處。
3.外觀檢討
提出可能會有毛邊產生的位置、預估毛邊量、澆口殘留量、頂針孔位置、穴號標示等。 亦或提出外觀規範過嚴,例如要求鏡面卻達不到等。
4.表面紋理標示
成品各面由於加工工藝造成表面的加工紋路,如該處是放電VDI-18; 拋光面SPI-B1等等。
5.信賴性測試檢討
是否規範太嚴,或是無法做特定測試等。

以上不需要特別做太多解釋,只述說問題及建議修改即可,一般建議不要透漏太多廠內工藝量能的資訊,再者是為簡短篇幅,且後續會有檢討會議,針對客戶在乎的部分做重點討論即可。

四、出貨說明

提出包裝、出貨裝箱等示意及簡易說明,為求確認客戶能否接受等。

提供給客戶的DFM報告的最大重點是給客戶做報價參考用,因此除了產品設計等問題,也建議加入影響報價的大項目。這也是為什麼會需要有開模評估、出貨說明、或提出要求過嚴處為主要。
當然DFM要做更詳細當然沒問題,但這邊以初步報價階段做評估為主,也為求作業快速但不失水準。

開模評估

Recommended Posts